雙橋經開區:人大力量賦能高標準農田建設 書寫履職新篇
2025-06-11 17:27:54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
第1眼TV-華龍網訊(通訊員 羅傳瑩 朱梓瑜)高標準農田建設關乎農田等級提升,是促進農業現代化生產、提升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也是推動鄉村振興的關鍵環節。
在雙橋經開區通橋街道茅店社區的廣袤田野間,希望的種子正悄然破土生長。為筑牢糧食安全根基、激活鄉村振興動能,人大通橋街道工委充分發揮橋梁紐帶作用,主動靠前服務高標準農田建設——從規劃藍圖到田間地頭,從代表駐點指導到群眾共謀共建,從基礎設施提檔到智慧農技賦能,全鏈條發力推動“糧田”變“良田”。
科學調研,繪就建設藍圖
通橋街道茅店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啟動之初,人大通橋街道工委便迅速行動,組織人大(議事)代表深入田間地頭,開展建設前期實地調研。
代表們踏著泥濘的田埂,走遍了茅店社區的每一片農田,街道和社區召開高標準農田改造推進會、到各個居民小組開展院壩會,每一次都有人大(議事)代表的身影。代表們與農戶面對面交流,詳細了解農田土壤質地、灌溉條件、交通狀況等基礎信息,認真傾聽農戶對高標準農田建設的期望和建議,記錄下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痛點和難點:“這片地排水不好,一下雨就容易積水。”“要是能修條寬敞的機耕道,收割機就能直接開到田里了。”將收集到的這些訴求建議及時向街道辦事處反饋,成為實施各項具體建設決策的重要參考。
為確保農田改造建設符合規范、解決建設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問題,街道議事代表、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廖強帶隊到郵亭新利村交流學習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經驗,拓寬了工作思路。街道議事代表、茅店社區書記廖永倫和副書記李良剛,在區農委、施工單位、監理現場協調高標準農田整治水渠清淤、邀請三方公司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作業設計等前期工作中,憑借著豐富的基層工作經驗和對轄區農田情況的了解,提出了諸多可行建議。
凝聚共識,激發建設熱情
高標準農田建設關于眾多農戶的切身利益,部分農戶對政策不理解、對建設效果存在疑慮,為確保高標準農田建設工作的順利推進,人大(議事)代表在政策解釋宣傳方面也做了諸多努力。
人大通橋街道工委充分發揮人大代表密切聯系群眾的優勢,組織代表們化身“宣傳員”,深入社區、村莊,通過召開議事會、入戶走訪、發放宣傳資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高標準農田建設的重要意義和政策內容。“高標準農田建成后,咱們的地更平整了,灌溉更方便,以后種莊稼能省不少力,產量也能提高,這可是實實在在的好事啊!”代表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將政策轉化為群眾聽得懂、記得住的“家常話”。
通過議事會議制度,人大通橋街道工委收集到轄區居民反映的相關訴求建議,及時組織議事代表聯合街道社區干部,順利調解高標準農田改造中存在的馬路壓壞糾紛、以溝代路糾紛,處理譚家院子高標準農田污水收集問題等。
跟蹤問效,監督工程質量
工程質量是高標準農田建設的生命線,人大通橋街道工委積極跟進項目建設質量監督。組織代表定期深入施工現場,檢查工程進度和質量,仔細查看土壤改良情況,檢查灌溉管道的鋪設是否規范,測量機耕道的寬度和厚度是否達標……發現問題,及時向街道辦事處進行反饋,并督促整改。
人大通橋街道工委定期向街道產業發展服務中心了解高標準農田建設推進情況,并向人大(議事)代表跟進公布建設進度。今年1月,人大通橋街道工委組織全體人大(議事)代表開展了現場視察調研,聽取產業發展中心負責人匯報高標準農田項目建設實施到竣工驗收的具體情況,代表們就二級提灌站設施及高標準農田建設臨時污水收集情況、建設中產生的分田矛盾糾紛是否已妥善解決等現場提問。
此外,人大街道工委還設立了群眾意見箱,開通監督熱線,廣泛收集群眾對工程建設的意見和建議。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代表們第一時間進行核實處理,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通過全方位、多層次的監督,促進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成為群眾滿意的放心工程。
代表議事機制推動農田建設與產業規劃深度融合,議事代表以實際行動回答了基層如何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的時代問卷。街道2024年茅店社區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完成農田整治560.95畝,整修2.5m寬蓋板溝1270米,新修2.5m土質耕作道3153.19米,累計投資200余萬元。
如今,改造后的茅店社區高標準農田“田成方、路相通、渠相連”,已實現滿插滿栽,一幅“夏有禾浪翻金穗、秋迎稻香盈倉廩、塘中魚蝦躍豐年”的現代農業畫卷正徐徐鋪展,街道議事代表以腳步丈量民情,用行動詮釋擔當,為高標準農田建設注入強勁的人大力量,譜寫了一曲為民履職的動人樂章,彰顯了基層人大助力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
責任編輯:李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