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護“不斷檔” 江津打造“推窗見綠 出門即景”城市景觀
2025-05-21 12:07:29 來源: 第1眼TV-華龍網(wǎng)
第1眼TV-華龍網(wǎng)訊(通訊員 任培源)在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城市中,城市公園綠地為人們提供了一處處遠離喧囂、放松身心的凈土,成為了市民周末游的大熱目的地。“公園熱”的背后給城市管理者帶來了諸多挑戰(zhàn),重慶市江津區(qū)城市管理局始終把公園管護當作頭等大事,用心用情用力打造“推窗見綠 出門即景”的城市綠色景觀。
分級分類管理,讓管護更精準高效
清晨6點,鼎山公園的綠化管護員文正芬?guī)煾狄呀?jīng)開始了一天的工作。他仔細檢查每一片綠地的灌溉情況,并記錄設施設備的運行狀態(tài)。作為江津區(qū)重點公園之一,鼎山公園配備了專業(yè)維護團隊,24小時安保巡查,確保綠化、設施、保潔全方位管理。全區(qū)共有24個重點公園,配備專業(yè)管護人員66名。

除重點公園以外的社區(qū)公園、口袋公園,則實行“早中晚三巡查”制度。巡查員劉永榮說:“我們重點關注設施損壞、綠植缺株等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立即上報,確保小問題不過夜。”這種分級管理模式,既優(yōu)化了資源分配,又提升了管理效率。
“技能課堂”每月開講,綠化養(yǎng)護科學高效
“以前修剪樹木全憑經(jīng)驗,現(xiàn)在學了科學方法,效率高多了!”在幾江街道的月度養(yǎng)護培訓現(xiàn)場,園林工人沈世木感慨道。今年以來,江津區(qū)已開展園林技能培訓20余場,累計參訓1200人次,涵蓋修剪、病蟲害防治等關鍵技術。

針對裸土、設施老化等問題,西江大道等區(qū)域補栽了樹狀月季、金葉女貞等植物,讓城市“邊角地”煥發(fā)新生。夏季抗旱時,綠化工人每天早晚兩次澆灌;冬季則為香樟、廣玉蘭等喬木“穿白衣”防凍……通過精細化養(yǎng)護讓公園四季皆景。江津區(qū)城市管理局園林科負責人表示,從2024年起,我們堅持開展園林技能課堂,開辦至今,全區(qū)園林技術工人持證上崗率增加12%,全年補植補栽支出金額同比降低26%。
市民爭當“園長”,共同守護“公園家”
“公園座椅壞了,拍照上傳,當天就修好了!”市民劉阿姨是濱江公園的“市民園長”,家住濱江路旁的她在散步休閑的同時,樂于做一個“有心人”,隨時反饋公園中存在的問題。目前,江津區(qū)共有“市民園長”79名,今年以來,收到并整改群眾反映問題130余件,實現(xiàn)“小事不過天,大事不過周”。

“公園管理不能只靠政府,市民參與才是長久之計。”江津區(qū)城管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擴大“市民園長”覆蓋面,讓更多熱心市民成為公園管理的“眼睛”和“幫手”。
從精細管護到技能提升,再到全民參與,江津區(qū)“三管齊下”的公園管護工作模式,正讓城市公園成為市民樂享的“綠色客廳”。下一步,江津區(qū)城市管理局將繼續(xù)以解決人民群眾急難愁盼為切入點,堅持公園管護“不斷檔”、市民共治“不掉線”,齊心協(xié)力、共治共享,與市民一起守護好管理好城市公園綠地。
責任編輯:石月